菲律賓海燕風災後,慈濟基金會預計在「奧莫克市」、「獨魯萬市」、以及「帕洛鎮」三地,搭建3000間簡易屋給受災民眾,其中位於「帕洛」的「聖荷西」就有255間。這裡的工地,最近來了12位美國慈善團體「互助公益團體」的青年志工,加入工程團隊,他們對於慈濟縝密的規畫,以及建材的創新,印象深刻。 


菲律賓慈濟志工,在帕洛鎮組裝簡易屋,開工前,都要來振奮精神一下。 

隊伍的最左邊,看得出來不是當地的臉孔,原來這是來自美國慈善組織、「互助公益團體」的12位青年志工。過去幾個月來,他們都在保和島協助地震災後救援與重建,如今他們轉向海燕災區,希望能提供人道援助。 

當志工遇到志工,國籍、種族、語言都不是問題,彼此觀念一拍即合、拿起工具隨即上工。但當他們看到慈濟簡易屋的建材時,著實嚇了一跳。 

互助公益團體志工 卡特里娜:「我認為這工程是一個, 嶄新的建築型態, 在我們見到這成品之前, 我們一般都使用木材建屋, 還會耗費頗長的時間, 那這用預先做好的金屬, 和PP材質做的建材來蓋房,這真的很酷 我們會加入行列, 希望收工前完成兩間簡易屋。」 

慈濟預計在帕洛聖荷西當地,組裝255間簡易屋,目前共有42間組裝完畢,工程進度不算快,「互助公益團體」的志工,一眼就看出端倪。 

互助公益團體志工 伊莉:「這是真正的創新, 這樣棒的建設計畫前所未見, 而且看得出來每件事, 都經過深思熟慮, 像他們為什麼不使用水泥地面, 都是有原因的, 很高興能成為這其中的一分子。」 

深思熟慮的規畫,一再確認的細節,慈濟人都放在心上。空前未見,這群跨國志工的工程團隊,未來將會共同攜手搭建受災民眾的家,也為人類寫下歷史。 

博麗妮 羅登菲律賓報導 
(2014.10.1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