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1 圖2
圖3 圖4
圖5 圖6
急難救助

動員迅速 來自社區互助
因愛向前行
「變裝」超人!
藍衣人的救援力
藍天白雲的馳援
原來我也是災民
希望,來自互助
化怨嘆為感恩
募款更募心

 

相關網站連結

‧卷一慈濟志工關懷行
卷二慈濟志工關懷行
卷三心靈悸動篇
卷四百年記憶篇
卷五校園記事篇

慈濟921賑災專案

 

線條
線條
序論 上人開示 災情寫真 急難救助 安頓關懷 復健重建 回首頁

 

《搶救——急難救助》

「變裝」超人!
◎撰文/李委煌

當災難發生時,
慈濟人迅速「動起來」的能量與效率,
究竟從何而來?

九二一震災中,慈濟龐大志工群的動員力,顯得頗受矚目;這分迅速「動起來」的能量與效率,究竟從何而來?就我參與現場賑災所觀察,答案其實是「單純」得有些「奧妙」……

這麼說吧,你若實際投入慈濟志工行列,就會明白他們為何總說:「只是『盡本分事』罷了!」而你若「隔岸觀火」般只是探詢,則再多的「說明」也是枉然;彼岸的風光對「欣賞」者來說,永遠僅是抽象……

▍愚蠢?勇氣?

當慈濟志工穿起「藍天白雲」,就像是在電話亭中變裝的超人——家庭主婦暫時放下菜籃,第一時間衝向災區現場;平日在家「遠庖廚」的少奶奶,也挽起衣袖、抓起大鏟,為災民們烹煮熱食;西裝筆挺的上班族,立即扯下領帶,四處採買物資,徹夜未眠送達災民手中;也有人在賑災空檔,才忽然憶起自家也傾毀……

我聽說,有慈濟志工以塑膠袋當手套,將罹難者外露的肚腸塞回體內;我也知道,有慈濟志工為瓦礫中翻出的遺體換穿新裝——或因家屬哀傷、或因家屬恐懼,所以為其代勞。但想想,他們難道不怕嗎?

「說不怕是假的啦……」有志工在為往生者換裝後,整夜未曾入眠。這樣的舉動,是愚蠢?是勇氣?我想,旁觀者是難以置喙的。

於是,慈濟志工們該做的事,是否有所限制?為冰庫中的無名屍翻身避免沾黏,減輕阿兵哥的壓力;為入斂的遺體淨身,使往生者家屬感到一絲安慰……這些連一般人都不敢做的事,我們該如何評論呢?

觀察後發覺,志工服務範圍實難限定,如何避免僭越常人的觀念標準,端視慈悲心下的智慧抉擇。總之,就是不使受災居民、政府單位或志工本身心起煩惱。

▍拚勁,哪裏來?

慈濟志工近年來積極走入社區,而組織亦以行政區域來分組,這樣的編制對及時發動急難救援而言,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。

每當任何地區有災難發生,當地的慈濟志工便可即刻「就近」前往採取緊急行動,並將災情回報本會;這樣「邊動作邊回報」的程序,累積自慈濟行之有年的賑災模式,就像人的「習慣」般,它自己會形成能量動力,並反過來推動志工與組織……有智慧的行動,決不可能是「偶然」,而是累積經驗後的「必然」!

一場災難中,許多工作都需要專業人士來執行,尤其是「第一線」的救難工作;慈濟志工大多扮演「第二線」的角色,也就是撫慰災民、補充物資等等。然而,更正確的說法應該是,這些志工是以第一線的熱情,來做第二線的服務,否則哪來的那分「拚勁」?

▍使命,你我都有

在為期一週左右的物資發放與提供熱食後,慈濟也陸續展開急難救助、安頓關懷、復健重建等計畫,估計將持續投注龐大的志工人力與近六十億的經費;儘管災後迄今,慈濟募得的款項未及預算的一半,未來災區復建經費的籌措,仍須號召十方來響應……

也許有人會問,經費不夠,這樣龐大的賑災計畫如何實現?對證嚴上人來說,就像十多年前花蓮慈濟醫院的興建,不是有多少錢做多少事,只問什麼事是該做的,就身體力行去做;至於經費問題,慈濟相信:有願就有力!

這些援助進程的規畫與判斷,在在考驗著慈濟國內大規模賑災的能力。令人感佩的是,這些慈濟志工曾有國際賑災經驗者只佔少數,但大家甘心為災民福祉盡力,很快便歸於步調統一、井然有序的軌道。

真正心繫災民苦難,就沒有付出時間多寡的計較;真正同理災民需求,就會準確提供他們所需之物……與這些志工相處,你會驚覺,每個人都奮力做事,每個人都有深刻感受,人人全心投入,不分彼此。

這個現象似乎透露著,發揮強大力量的組織意志,並不是來自組織成員沒有主見,而是每位成員都有強烈的參與意願,以及彼此互信、和心、合作。

帶著藍衣、隨時準備「變裝」的慈濟志工無所不在,可能就是您的同事、鄰居、甚或親人。哪天您發覺身邊有位身著藍衣的慈濟志工,千萬別吝於給他們一些掌聲。

回頁首

慈濟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