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1 圖2
圖3 圖4
圖5 圖6
上人開示

放下募款的煩惱
希望工程,人人有責
希望工程建築三原則
塑造「會說話」的教育環境
對己三求
用愛編織教育的搖籃
希望的表徵

 

相關網站連結

卷一慈濟志工關懷行
卷二慈濟志工關懷行
卷三心靈悸動篇
卷四百年記憶篇
‧卷五校園記事篇

慈濟921賑災專案

 

線條
線條
序論 上人開示 校園記事 鏡頭下的希望工程 心靈點滴 回首頁

 

《上人開示》

塑造「會說話」的教育環境
啟發良知、智慧
◎編輯部整理/1999年12月2日上人開示

教育是一種心靈輔導,不只是讓學子在教室裏聽老師說話、看白板上的文字就好,也不一定只有教常識功能而已;教育如果只是加強學生的功能,缺少良知的啟發,這實在不是教育的福音啊!

我一直認為,最好的教育是提昇學子心靈成長,以智慧為導向,並啟發學子的良知、發揮學子的良能。而心靈輔導跟環境有著密切關係,要開啟智慧,讓良知良能發揮出來,我想學校的環境也應該具有觸角的語言才行——眼睛所感覺的、所看到的,都是能夠啟發良知,引導出智慧;這正是環境的塑造。

所謂觸角的語言,就是我們的環境會說話,還能讓人有所感受、能夠意會。正如有位建築師跟我解說木造結構時,提起人體在大自然的建築物裏的感受,我想這也很重要。所以,既然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啟發學子的智慧、良知,就要將校園塑造出這種觸角的語言,並培養學子感受、意會的能力。

假如建築物都蓋得很密集,視野既不開闊,又沒有大自然的風貌,就不很理想。雖然人生無常,但學校的建築應該是百年大計,在硬體方面要很牢固,在造型方面卻要很軟性,最好有大自然的風味,可以自然地通風,如此就不必動輒開冷氣。總之,興建學校宜盡量採取自然,也應盡量塑造得跟大自然、環保融合在一起,我們真心希望建設一個真正百年、千年,有文化和藝術結合的希望工程。

孩子要是一直沒有理想的讀書環境,我想幾個月後,孩子的心會很快飛掉,屆時要再把他們的心拉回來,恐怕有困難。所以,教育的環境不能慢慢來,期待政府教育單位、建築師單位,大家一起努力,在二○○一年完成全部的希望工程。

回頁首

慈濟版權所有